学校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首 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周星教授应邀来我院座谈、讲学

发布时间:2016/12/26 访问次数:

2016年12月25日,北京大学、日本爱知大学著名教授周星先生应季中扬副教授邀请前来我院座谈、讲学。

上午11时许,座谈会在逸夫楼6041室进行。院长杨旺生教授主持了此次座谈。列席此次座谈的有著名学者南京大学高小康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王晓葵教授、徐赣丽副教授、我院季中扬副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朱逸宁副教授等。

首先,院长杨旺生教授代表我院向周星教授、高小康教授、田兆元教授等各校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接着,杨院长向周教授等介绍了88038威尼斯的基本学科情况、学科发展成果、各学科特色,尤其重点介绍了民俗学专业的设立、师资配备、研究方向、社会资源等。同时,杨院长表示,我院农业文化遗产、农业民俗等研究历史悠久、资源丰厚,愿周教授予以发展性指导意见。

周星教授结合日本“农具学”、“民艺学”等民俗学研究范式做了相应发言。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亦发表意见。

最后,周星教授、高小康教授等一起见证了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与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合作签约仪式。

参加座谈的还有我院民俗学、专门史硕士研究生数名。

下午2点,周星教授在我院6047报告厅做了“民俗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专题讲座。院长杨旺生教授主持讲座。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王晓葵教授、徐赣丽副教授、我院季中扬副教授、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陶赋雯老师、我院艺术系薛慧老师等参加了此次讲座。

围绕“民俗主义”这一学术前沿话题,周教授从学术背景、“民俗主义”的定义、“民俗主义”在我国被引进消化的过程、以“民俗主义”视角再看中国社会、我国“民俗主义”研究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发展的可能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周教授指出,民俗学作为民族国家的学问,较难形成世界范围内共享的概念和理论。然而,“民俗主义”已成为为数不多的国际民俗学界可以通约的关键词。民俗主义的概念及其相关的学术讨论的意义在于,它较好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无数民俗文化事象的常态。

根据国内外民俗学的有关探讨,周教授指出,所谓民俗主义,主要是指“二手性地对民俗文化的继承与演出”(莫泽)或“某种民俗性的文化现象,在其原本安居的场所之外,拥有了新的功能,或是在新的目的下得以展开”的情形(鲍辛格)。

对于“民俗主义”被引进、消化和发展,周教授做了重点讲述。参鉴多国民俗学的经验和总结中国民俗学既有成就的基础上,周教授指出,民俗主义的概念和研究视角已经和正在对中国民俗学的基本理念,甚至对其现有的学科范畴体系和研究方法产生影响,并形成一定的冲击,这些影响和冲击将促使中国民俗学进一步发生变革,以便逐步适应中国社会和当下时代的需求。但是,目前对民俗学未来发展方向的各种探讨仍在摸索之中,它的现代转型尚未完成。公共民俗学和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文化研究会是现代民俗学在中国可以有的两个较新的方向。

在场聆听的有我院民俗学、社会学、专门史等专业的硕博士研究生;南京大学等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硕博士研究生。(供稿 师慧)

 

Baidu
sogou